法兰克福两周记忆

算起来,我在法兰克福的第二周已经要结束了。虽然开学前的现实本应不是漫天玩就是家里蹲,但每一天的日程上却都有可圈可点的内容。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常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以夸耀自己适应迅速的成分。

也许不记下来就会忘记了,所以就稍微写一下最近两周自己遇到的事情吧。恩,其实这部分可以跳过,直接看倒数第二部分吧,它能告诉你学会当地语言的重要性。

————————————————

BUDDY:

前面提到过,我的Buddy Selma是个很好的人,除了第一天带我见了Vali,第二天和我还有Tung见面之外,之后连续好几天都麻烦了她过来搭救在超市手足无措的我。大概能记得的段子有这么几个:

在超市前被一堆德文吓住,于是在FB上从说“It would really helpful if you come(tears, but I don’t want to trouble you too much”,得到Selma热情洋溢的回复以后道出心声 “actually I desperately need you~~”然后被hahaha了。

为了寻找一个便宜好用的吹风机生生让Selma带我翻遍了法兰克福的各种超市,另外和Selma的一堆亚裔朋友见了面,恩以后我可能会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法兰克福的超市体制。

如果我会德语的话就好了,我是真心这么想的。不过……嘛,与之交换的经历也很宝贵就是了。现在真的觉得人生就像教主说的一串珠子,你在经历的时候都不知道它最后会怎么串起来。

昨天Selma在FB上对我说” i am really glad you got to be my buddy”~~~之前我已经用各种方法委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了,包括并不仅限于“同期来的同学们遇到了各种事情,因为他们没有buddy”,其实我真的想说的是:因为他们没有你。(不过说出来就不是我了吧)

————————————————

地点:

Mein River:三次。第一次是和vali的international 1号,第二次是和Selma和她的另一个朋友,第三次是vali的international 2号,天气越来越冷了,不过只要有阳光感觉就是极好的。

Romer:两次,一次和Selma和她的朋友。

亚超:第一次是拜托Selma帮助我找的,顺便还拜厄了European Central Bank的巨大的E;第二次是和中国人在Konstablerwache意外发现的。

奇怪的店:农贸市场,各种卖法兰克福产品的店。

————————————————

餐饮:

第一次煮意大利面,用的是Selma推荐的“If you don’t know which to buy, just start with the cheapest”的pasta酱,知道了意大利面要放盐这个事实。

第二次就决定尝试下鸡蛋番茄盖意大利面,很不错。

然后被同学吐槽说意面是只有没东西吃的时候才吃的,什么我之前的人生只是幻觉吗。

第三次决定挑战黑暗中华料理,结果因为对平底锅的性质不熟悉和眼滑看错了菜谱,做出了奇怪的东西。蛋烧虽然火候控得很好,但因为把一小勺糖看成一大勺以及重油,最后倒掉了,相信第二次挑战能成功。意式芝士豌豆洋葱烩番茄和红烧大排烩土豆在重新加热后味道意外地很不错。

对法兰克福香肠的感想:目前只尝试过超市购买的currywurst ring,直接吃就可以了,但是用平底锅烘烤后味道更佳。

可恶又饿了。

————————————————

人物 Menchen:

和BUDDY见面以及和她的朋友见面都是很欢乐的。现在觉得其实各国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有喜欢交朋友的,也有更谨慎的;有喜欢外国人的,也有不喜欢的;有喜欢下厨的,也有讨厌的;有喜欢上学的,也有厌学的;有过马路要看红灯的,也有不看的;有会很多语言的,也有觉得语言难学的;介绍本国风俗给别人,都是一样的费劲,而且会不自觉地夸大;中国人开德国玩笑,德国人开英国玩笑。

我和Selma的话,算是比较谈得来,而且我也很被她的热情感染,should be a lot of fun. 不过德国年轻人在一起还是会说德语就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托学姐的福拿到了免费的一套炊具,和这边的学长聊了会,知道了这边有很多中国人留下工作了,因为法兰克福有很多中国的金融机构的分行。学长和我忠告说你会渐渐发现这边的好的地方,也会发现阴暗面。另外就是知道了文学城和图片报bild,不过两个我都没看。

和这边同期交换生接上了头并带着他们愉快地刷完了学校和银行任务,不过仅此一天,也许课程开始会再见面吧。

和Selma, Vali 还有她的日本internationals见面,很意外地知道了日本的一个看起来比我还年轻(恩确实比我年轻,我不小了)的女留学生一个人跑去伦敦和比利时玩了,而且还是在没有带手机的情况下。因此再次被激励了想去出去玩于是最近两天都在计划什么的……

同时知道另一个留学生除了旅行就是在宿舍,我觉得他应该看了很多书吧!之前去了瑞士心得是贵,巨无霸要14欧一个。接下来要去挪威。

于是我也要出去玩了,无所不用其极地,抓住秋日的最后时光,虽然去的地方大家都提醒我小心就是了。

再是昨天也就是10月5号,因为挑中了这一天当作洗衣日所以下楼去了三次,每次都遇到一堆到顶楼开Party的人。第一次下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中国人问我要不要去,第二次上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歪果仁和我说你应该来。于是就加入了这边的FB Group. 回去和同样过几天巴黎的同学聊了会天同学说你去啊,于是我就T恤牛仔地带着一罐酒上去了,终于见识到了Party是怎样的。

感觉主要就是站着聊天,大家都自带酒,在场的吃的东西也不多,音乐很吵基本靠吼,刚认识的人就能把你介绍给朋友,然后再介绍给别人,某种病毒的样子,都是浅层次的对话。有一个人问我说“是不是中国人记不住外国人的脸”,然后我告诉他说“今天晚上我大概还能记住,不过can’t say sure for tommorrow”。我在午夜大家疯狂之前就走了没有见到别人的变身。也许因为是意大利式的Party有个很有趣女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过来非常热情地扭动跳舞了。

厨房社交:在厨房里愉快的聊天大概已经有好几场了,很好的锻炼英语的机会,口恩。其实也是Selma说如果认识住宅里面的人should be a lot of fun才决定去试试的。

现在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不去构筑文化的鸿沟,反其道而行之,强调自己多么普通,才可能看到其他人的真实形象。毕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述并不抽象。一个人的个人特质最为重要,随着接触增加,才可能体味到特质背后的文化。

————————————————

最后是插花不容错过:

在德国让我烦恼的事情不多,不知道打印店的写法是其中一件。上翻译软件搜了半天觉得是drunkerservice,和其他人说了却没一个听懂的。于是今天我决定去学校图书馆碰运气。

一路问路过去,发现图书馆是一栋非常棒的暖色调建筑,内部有充足的自修空间,就和欧洲遍地都是的咖啡馆一样装修地令人满意,现在虽然课程还没开始,但也有很多自修的人。这图书馆好安静,实在是好棒。我这么想着,从地图上找到了打印机,这边应该有三台,但我只看到一台,于是我就按下扶手,推开了边上的一扇大门。这时候,响起了整个图书馆都能听到的警报声,大概每三秒一次。

然后我才看到那门把手上有个长长的德语词上面有alarm。我把这个词输入字典,没有找到它的意思。

最后他们大概过了一刻钟才把那警报声关掉。一个长得标准的把坏蛋拖走的警卫样子的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是半小时,我不记得了。

————————————————

某一天看到的三观非常有问题的一句话一直鼓舞着我,直到现在。

“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所以我也坚信着自己做的是正确的,而且不管在过程中有多少苦恼和困惑,相信自己会有改善的余地最后达到HAPPY ENDING。只要还有时间。

Advertisement

Second Day in Frankfurt II(which changed my stereotype of Germans completely)

终于有心情坐下来继续填坑,不过好在接下去几天的行程都比较骨感,不需要赶进度了。

在法兰克福的第二天,也就是当地时间9月26日。之前说过,要和Selma和她的朋友Tung一起,去为一个朋友挑礼物。我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参加,不过Selma很肯定地和我说如果我来会很高兴,于是就这样了~ 挑完礼物以后的预定是要和前一天见过的Vali一起喝咖啡,在场的所有人都提醒我说,如果不想去的话,直接Cry Out 就可以了,在这天的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被反复强调了,“亚洲人通常比较含蓄,但是德国人的表达方式很直接,所以just say anything you want to say, I will not be offended”。于是,虽然有点困,不过我一直都很困,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地被他们带着到处转了。

在前一篇里提到过,接下来才是有趣的地方。不过,我觉得把这些内容用中文写下来有点背后说坏话的味道哦,嘛……

————————————————————————————————
Part I: how to build a teddy

总之他们这次准备去买的礼物是泰迪熊。目标商店比较特别,可以自己组装玩具熊并为它们挑选衣服,于是,我也和Selma一样,”Really looking forward”了。我们在Zeilweg换乘,来到一个购物中心。后来我知道,这里大概就是Wordwest Zentrum,翻译为西北中心。

西北中心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有很多恐龙,很多很多恐龙(后来知道这边有个展览),Selma和Tung貌似也不知道这边是怎么了,于是我难得地拍了几张照(我不想显得像游客,目前为止很少在外面拍照。我总觉得,等到在这里住久了,才会知道哪些才是值得留念的景象)。西北中心是非露天的购物广场,但里面也长着好多两层楼高的大树。我们沿着自动扶梯下去,一路俯视着底下琳琅满目的蔬果,迈向此行的目的地,一家名为Build-A-Teddy 的商店。

这家店提供各种还没有填充的外形各异的Teddy Bear,兔子,大象,青蛙,甚至还有印有花花绿绿反战标识的Love and Peace 泰迪熊。角落里有台充绒机,一位金发的中年女工作人员坐在边上。此外,店铺的大部分面积,都留给了泰迪熊的外设,小裙子,小靴子,小帽子,比基尼,玩具ipod,滑轮,小匡威,小发夹,小提包,诸如此类,总觉得这是很不错的商业模式。我和Selma还有Tung在挑泰迪熊的衣服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选项确实不少。

先补充点法兰的物价知识。在Zeil(也就是主街)走过的时候,看到路边的帽子只要3-4欧,包只要9欧,配饰什么的大概1-3欧都有(自然也有贵的商店,我这边是说在这个价位已经可以买到质量过得去的衣服了,法兰的H&M的话也就10欧起跳的样子)。在便宜的咖啡馆吃饭,饮料加食物是5欧左右。

而在这个Teddy Bear的商店,小靴子要10欧左右,Selma一边看着标牌一边感叹,”I can buy a shoe for myself with 10 euros”,我也是同样的感想,不过最后还是挑出了泰迪熊和一套裙子给了少年Tung,然后我们拿着熊去到那个金发女店员那边,她长着一张兼具活力和慈祥的脸,之前Selma听她和其他顾客的对话,说是要把爱和信念注入到泰迪熊之中去。

到此为止,都很正常。

然后女店员转向我们,然后递给我们一个爱心模样的塑料玩具,上面有一个按钮,示意我们按按看。我们三个轮流感受了按下以后可以假乱真的心跳。店员只会说德语,不过我还是理解了她的意思,是要放一颗心在泰迪熊身体里面,但这个高级玩具应该是要额外付钱的吧,而且效果有点太惊人了~Tung还是选了边上心形的布片。

到此为止,都很正常。

接下来店员示意我们三个人一起把脚悬在充绒机的脚踏板上,感觉像是某种仪式,然后听她授意,1,2,3,一起踩下去。她紧紧抓住泰迪熊对住充绒管,熟练地翻转泰迪熊,嘴里念念有词,左臂,右臂,左腿,右腿,身体,慈爱地抚摸过神奇地变得滚圆的泰迪熊的各个关节,Tung的泰迪熊就这样在我们眼前出生了。

然后店员示意Tung对红心注入爱和善意的信念,让Tung和她一起拿着红心往左摆摆,往右摆摆,往上摆摆,往下摆摆,跳起来,转几圈,我和Selma一边帮忙数数,一边乐不可支,感觉实在是太疯狂太有趣了。跳到一半,店员忽然说了些什么,貌似把他们吓住了,Selma指着店员头顶上的玩偶架子里戴着墨镜的青蛙和我解释说,那墨镜里面有摄像头,我们现在正在上电视。于是大家都一起看向Tung,Tung肯定在想自己刚才的表现,不过店员随后就解释说其实没有摄像头,于是仪式继续。最后店员还让Tung亲一下那颗心,再把心压进泰迪熊的身体内部,于是这样就算完成了。“I love my job~”店员说。

不其实还不算完。充绒玩具的背后缝线是要收口的。店员问我们三个中谁最年长,我举手了,于是她把缝线递给我,让我从中间剪断,于是我就成了这熊的foreign god mother了orz。接下来就是拿熊去边上的澡盆模样的地方用刷子刷,然后再去电脑上填写熊的出生证明。那个女店员有种把我们牢牢掌握在掌心的气场,所以我们就很happy地选了衣服,Tung给熊命了名,然后跑去结账,在出生证明上有熊的名字,出生日期,和收礼物那个人的名字。结账处的另外两个年轻店员一边打扮着Star Wars里面的Yoda熊,一边很没办法地看着我们被那个女店员耍得团团转。

最后到了装箱的环节,女店员说打开屋子需要额外的咒语。她递给Tung一根小小的银魔杖,问我知不知道德国的熊的童话(好吧我是真不知道,有谁能给个提示么),教了Tung一句又长又拗口的咒语。Tung拿着魔杖转了两圈然后念了咒语,店员砰地一声把原来是扁扁的纸箱丢上天,再次落到她手上时就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屋子形状的箱子了。快速跳过痛苦的结账环节,我们离开了这家Build-A-Teddy商店,”She is really crazy XDDDDD,but we have a lot of fun right.” 我一边忍笑一边赞同。

————————————————————————————————
Part II: TV series?

去见Vali的路上还在地铁站偶遇了他们另一个朋友。虽然是初次见面,不过对方还是很直接地告诉我说,要抛开亚洲人迂回婉转的习惯,我想这也是他们在和类似的人打交道时候的直接感受吧。

总之,为了和Vali还有她带着的一个日本人见面,我们来到了被Selma说是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手动扶梯(5层楼高)的玻璃商场。我们先从短的扶梯下楼,两边都是美式唐纳兹的广告,Selma说甜甜圈实在是Awesome,Tung反唇相讥,awesome又awesome,把我们都逗乐了。再次上楼,站在这传说中世界最高的扶梯上,Selma忽然回过头来说了一句,“When I get sad, I stop being sad and be awesome instead”,瞬间让我想起一位朋友。

”Have you seen——?”她只是随便地问。“How I met your mother?”“Game of Thrones~”

啊,当时就忽然有了一种,全世界年轻人,联合起来,的感觉了。

————————————————————————————————
Part III: apple wine

Vali是那个日本人的Buddy,我们在楼上的一家很大的电子产品超市Saturn,类似于Bestbuy和苏宁,见了面。打招呼和离别时候的拥抱礼我还不是很习惯,不知道在法国的同学们感觉如何了,一行人往昨天经过过的广场走去。昨天在这里有个集市,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依然在。Vali和我解释说,这边时不时就有这样的集会,商家或者农场在这边设摊,贩卖之余也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貌似是个农产品集会,广场上有一家家栅栏拦着的牛,羊,鹅(鹅毛枕头什么的),也有贩卖蜂蜜制品和香肠的。经过一家名叫Possmann的苹果酒的摊位时,我们决定停下来买一杯。Selma告诉我底下写着的1.5 Pfund+1的意思是,付2.5欧拿一杯酒,把杯子交回去的时候会拿回1欧。

所以我们就一人要了一杯Süsser结尾,大家都以为是苹果酒Apfelwein的东西。从法兰克福传统风格的蓝白色瓷瓶里倒出来的偏棕色的玉液琼浆,为这美好的一天干了杯。

然后尝了一口,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再尝了一口,大家开始渐渐犹豫地表示说,“我觉得这就是苹果汁嘛”,讨论了好一会儿,得出了统一的结论。

于是转头去看说Süsser是酒的Selma,Selma说“这是我祖父告诉我的……”于是大家都明白了,真是一次愉快的畅饮。

顺便说苹果汁的味道还真是不错,新产的苹果汁,绝对是本年度最佳。

—————————————————————————————————

然后我们就去感觉很像来福士或者说久光更确切- -的Galeria买了大家大力推荐的WMF(扶额,有人不介意用过的话我真的可以加个包装当礼物)的餐具(不过其实其他牌子的餐具也不会便宜到哪去),去Strauss买了枕头,去Romer取了外景,跑去美因河上的小铁桥看了上面的同心锁(这部分比较像标准的观光行程了),最后大家挥手告别,Selma一再叮嘱我说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找她。我心里想着,不一定会有问题呢,回家后还去了附近的Penny Market买早饭,于是就这样,和我在法兰克福室外的这一天告了别。

至于是这个标题的原因……我在和Tung他们离开泰迪熊商店的时候说,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大概会改变一般心目中德国人一丝不苟的印象吧。那个女店员确实问了我中国人对德国人的印象,我蹦出来的词是Clean, good timing, organized…

现在还要加上一句,”Germans can have fun, too”……虽然莫名觉得这句话,有点失礼~(很失礼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