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在法兰克福的第二周已经要结束了。虽然开学前的现实本应不是漫天玩就是家里蹲,但每一天的日程上却都有可圈可点的内容。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常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以夸耀自己适应迅速的成分。
也许不记下来就会忘记了,所以就稍微写一下最近两周自己遇到的事情吧。恩,其实这部分可以跳过,直接看倒数第二部分吧,它能告诉你学会当地语言的重要性。
————————————————
BUDDY:
前面提到过,我的Buddy Selma是个很好的人,除了第一天带我见了Vali,第二天和我还有Tung见面之外,之后连续好几天都麻烦了她过来搭救在超市手足无措的我。大概能记得的段子有这么几个:
在超市前被一堆德文吓住,于是在FB上从说“It would really helpful if you come(tears, but I don’t want to trouble you too much”,得到Selma热情洋溢的回复以后道出心声 “actually I desperately need you~~”然后被hahaha了。
为了寻找一个便宜好用的吹风机生生让Selma带我翻遍了法兰克福的各种超市,另外和Selma的一堆亚裔朋友见了面,恩以后我可能会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法兰克福的超市体制。
如果我会德语的话就好了,我是真心这么想的。不过……嘛,与之交换的经历也很宝贵就是了。现在真的觉得人生就像教主说的一串珠子,你在经历的时候都不知道它最后会怎么串起来。
昨天Selma在FB上对我说” i am really glad you got to be my buddy”~~~之前我已经用各种方法委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了,包括并不仅限于“同期来的同学们遇到了各种事情,因为他们没有buddy”,其实我真的想说的是:因为他们没有你。(不过说出来就不是我了吧)
————————————————
地点:
Mein River:三次。第一次是和vali的international 1号,第二次是和Selma和她的另一个朋友,第三次是vali的international 2号,天气越来越冷了,不过只要有阳光感觉就是极好的。
Romer:两次,一次和Selma和她的朋友。
亚超:第一次是拜托Selma帮助我找的,顺便还拜厄了European Central Bank的巨大的E;第二次是和中国人在Konstablerwache意外发现的。
奇怪的店:农贸市场,各种卖法兰克福产品的店。
————————————————
餐饮:
第一次煮意大利面,用的是Selma推荐的“If you don’t know which to buy, just start with the cheapest”的pasta酱,知道了意大利面要放盐这个事实。
第二次就决定尝试下鸡蛋番茄盖意大利面,很不错。
然后被同学吐槽说意面是只有没东西吃的时候才吃的,什么我之前的人生只是幻觉吗。
第三次决定挑战黑暗中华料理,结果因为对平底锅的性质不熟悉和眼滑看错了菜谱,做出了奇怪的东西。蛋烧虽然火候控得很好,但因为把一小勺糖看成一大勺以及重油,最后倒掉了,相信第二次挑战能成功。意式芝士豌豆洋葱烩番茄和红烧大排烩土豆在重新加热后味道意外地很不错。
对法兰克福香肠的感想:目前只尝试过超市购买的currywurst ring,直接吃就可以了,但是用平底锅烘烤后味道更佳。
可恶又饿了。
————————————————
人物 Menchen:
和BUDDY见面以及和她的朋友见面都是很欢乐的。现在觉得其实各国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有喜欢交朋友的,也有更谨慎的;有喜欢外国人的,也有不喜欢的;有喜欢下厨的,也有讨厌的;有喜欢上学的,也有厌学的;有过马路要看红灯的,也有不看的;有会很多语言的,也有觉得语言难学的;介绍本国风俗给别人,都是一样的费劲,而且会不自觉地夸大;中国人开德国玩笑,德国人开英国玩笑。
我和Selma的话,算是比较谈得来,而且我也很被她的热情感染,should be a lot of fun. 不过德国年轻人在一起还是会说德语就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托学姐的福拿到了免费的一套炊具,和这边的学长聊了会,知道了这边有很多中国人留下工作了,因为法兰克福有很多中国的金融机构的分行。学长和我忠告说你会渐渐发现这边的好的地方,也会发现阴暗面。另外就是知道了文学城和图片报bild,不过两个我都没看。
和这边同期交换生接上了头并带着他们愉快地刷完了学校和银行任务,不过仅此一天,也许课程开始会再见面吧。
和Selma, Vali 还有她的日本internationals见面,很意外地知道了日本的一个看起来比我还年轻(恩确实比我年轻,我不小了)的女留学生一个人跑去伦敦和比利时玩了,而且还是在没有带手机的情况下。因此再次被激励了想去出去玩于是最近两天都在计划什么的……
同时知道另一个留学生除了旅行就是在宿舍,我觉得他应该看了很多书吧!之前去了瑞士心得是贵,巨无霸要14欧一个。接下来要去挪威。
于是我也要出去玩了,无所不用其极地,抓住秋日的最后时光,虽然去的地方大家都提醒我小心就是了。
再是昨天也就是10月5号,因为挑中了这一天当作洗衣日所以下楼去了三次,每次都遇到一堆到顶楼开Party的人。第一次下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中国人问我要不要去,第二次上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歪果仁和我说你应该来。于是就加入了这边的FB Group. 回去和同样过几天巴黎的同学聊了会天同学说你去啊,于是我就T恤牛仔地带着一罐酒上去了,终于见识到了Party是怎样的。
感觉主要就是站着聊天,大家都自带酒,在场的吃的东西也不多,音乐很吵基本靠吼,刚认识的人就能把你介绍给朋友,然后再介绍给别人,某种病毒的样子,都是浅层次的对话。有一个人问我说“是不是中国人记不住外国人的脸”,然后我告诉他说“今天晚上我大概还能记住,不过can’t say sure for tommorrow”。我在午夜大家疯狂之前就走了没有见到别人的变身。也许因为是意大利式的Party有个很有趣女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过来非常热情地扭动跳舞了。
厨房社交:在厨房里愉快的聊天大概已经有好几场了,很好的锻炼英语的机会,口恩。其实也是Selma说如果认识住宅里面的人should be a lot of fun才决定去试试的。
现在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不去构筑文化的鸿沟,反其道而行之,强调自己多么普通,才可能看到其他人的真实形象。毕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述并不抽象。一个人的个人特质最为重要,随着接触增加,才可能体味到特质背后的文化。
————————————————
最后是插花不容错过:
在德国让我烦恼的事情不多,不知道打印店的写法是其中一件。上翻译软件搜了半天觉得是drunkerservice,和其他人说了却没一个听懂的。于是今天我决定去学校图书馆碰运气。
一路问路过去,发现图书馆是一栋非常棒的暖色调建筑,内部有充足的自修空间,就和欧洲遍地都是的咖啡馆一样装修地令人满意,现在虽然课程还没开始,但也有很多自修的人。这图书馆好安静,实在是好棒。我这么想着,从地图上找到了打印机,这边应该有三台,但我只看到一台,于是我就按下扶手,推开了边上的一扇大门。这时候,响起了整个图书馆都能听到的警报声,大概每三秒一次。
然后我才看到那门把手上有个长长的德语词上面有alarm。我把这个词输入字典,没有找到它的意思。
最后他们大概过了一刻钟才把那警报声关掉。一个长得标准的把坏蛋拖走的警卫样子的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是半小时,我不记得了。
————————————————
某一天看到的三观非常有问题的一句话一直鼓舞着我,直到现在。
“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所以我也坚信着自己做的是正确的,而且不管在过程中有多少苦恼和困惑,相信自己会有改善的余地最后达到HAPPY ENDING。只要还有时间。
骑士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