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头去尾讲座杂记

说来也有趣,7点出头到现在,也就是8点,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近一个多月来最清醒的时候了。不过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没睡醒的时候总是会作出当时觉得英明神武后来觉得非常糟糕的决定。

一边把衣服洗了一边回忆下午讲座的内容,院里的周年庆典,请到了不少有头有脸的校友来讲话,不过好在办成了学术论坛的样子。

算算年纪的话,从政或者从商,或者当学者,一般来说要从学校毕业三十年左右才有回母校演讲的机会吧。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宽待年轻人的行业果然还是IT产业,当时我不禁这么感叹道。不过现在想想也不对,像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好多发现都是年轻人作出的,更别说诺奖通常是颁给半百老人在年轻力壮时候就作出而今才得到验证的发现。

吴老先生的气场实在是很强,当他最后反驳着感觉有些刻意去控场的女主持人『政府和我们担忧的一样』向她走过去时,真是无法想象中一个人的身体上学识和经验能够那么外在地表现出来并让人肃然起敬,简直像是在燃烧般压迫的气场,而主体只是个好像用一手就能推倒的老人。

讲座的主题有点老生常谈,感觉鄙校大大小小的老师讲课时都脱不开这一块,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

让我来口胡地总结的话(我不知道idea有多重要,总之版权属于今天的演讲者)内容可以分成三块,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在这三块之上是统计城市化(常住人口比例)的速度和真实城市化(户籍人口比例)的速度不对应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之上则是户籍等制度方面的问题。城市发展的问题在于建设用地的浪费,四万亿带来的空心城,地方政府的债务,以及引起的资金结构性问题,在这之上则是和政权的激励机制有关,因为政府有动力去申请大项目建大城市,因而又把合适的城市规模这个词提上台面。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在于它的规模庞大和自身处在法外的性质,一方面给城市的公共建设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自身又有很多治安方面的问题,它的存在与户籍制度不可分(我口胡的)。而至于农村貌似没怎么特别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信访问题60%以上和土地纠纷有关,而土地纠纷和之前提到的建设用地及土地财政之上则是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所有权结构,再者就是向来是农业补贴工业,土地补贴工业,所以如何把由此而来的收益分配给农民,还得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已经走过的路台湾和日本还有一堆国家都走过,该出现的问题目前也在依次显现。讲完了这三块就不得不谈到外在环境的恶化,于是较低的真实城市化率,可以成为增长的动力,但另一面来说这也是很危险的。学界对此的共识是『翘首以待十八大』。

吴老的话无论问题是什么,结论都能够跑到制度出了问题上。就像YZ无论问题是什么,结论都能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反而未来是发展机遇上面。果然是思路问题吧ry

多写写应该不错,不过我果然还是离电脑远点比较好吧。听讲座的时候困得一塌糊涂,应该漏掉了不少重点,暂时懒得去翻,时间好快啊,已经看到结局了怎么办……顺便我已经记不清楚讲座的主题了,前面说的主题是口胡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