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头去尾讲座杂记
说来也有趣,7点出头到现在,也就是8点,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近一个多月来最清醒的时候了。不过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没睡醒的时候总是会作出当时觉得英明神武后来觉得非常糟糕的决定。
一边把衣服洗了一边回忆下午讲座的内容,院里的周年庆典,请到了不少有头有脸的校友来讲话,不过好在办成了学术论坛的样子。
算算年纪的话,从政或者从商,或者当学者,一般来说要从学校毕业三十年左右才有回母校演讲的机会吧。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宽待年轻人的行业果然还是IT产业,当时我不禁这么感叹道。不过现在想想也不对,像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好多发现都是年轻人作出的,更别说诺奖通常是颁给半百老人在年轻力壮时候就作出而今才得到验证的发现。
吴老先生的气场实在是很强,当他最后反驳着感觉有些刻意去控场的女主持人『政府和我们担忧的一样』向她走过去时,真是无法想象中一个人的身体上学识和经验能够那么外在地表现出来并让人肃然起敬,简直像是在燃烧般压迫的气场,而主体只是个好像用一手就能推倒的老人。
讲座的主题有点老生常谈,感觉鄙校大大小小的老师讲课时都脱不开这一块,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
让我来口胡地总结的话(我不知道idea有多重要,总之版权属于今天的演讲者)内容可以分成三块,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在这三块之上是统计城市化(常住人口比例)的速度和真实城市化(户籍人口比例)的速度不对应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之上则是户籍等制度方面的问题。城市发展的问题在于建设用地的浪费,四万亿带来的空心城,地方政府的债务,以及引起的资金结构性问题,在这之上则是和政权的激励机制有关,因为政府有动力去申请大项目建大城市,因而又把合适的城市规模这个词提上台面。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在于它的规模庞大和自身处在法外的性质,一方面给城市的公共建设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自身又有很多治安方面的问题,它的存在与户籍制度不可分(我口胡的)。而至于农村貌似没怎么特别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信访问题60%以上和土地纠纷有关,而土地纠纷和之前提到的建设用地及土地财政之上则是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所有权结构,再者就是向来是农业补贴工业,土地补贴工业,所以如何把由此而来的收益分配给农民,还得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已经走过的路台湾和日本还有一堆国家都走过,该出现的问题目前也在依次显现。讲完了这三块就不得不谈到外在环境的恶化,于是较低的真实城市化率,可以成为增长的动力,但另一面来说这也是很危险的。学界对此的共识是『翘首以待十八大』。
吴老的话无论问题是什么,结论都能够跑到制度出了问题上。就像YZ无论问题是什么,结论都能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反而未来是发展机遇上面。果然是思路问题吧ry
多写写应该不错,不过我果然还是离电脑远点比较好吧。听讲座的时候困得一塌糊涂,应该漏掉了不少重点,暂时懒得去翻,时间好快啊,已经看到结局了怎么办……顺便我已经记不清楚讲座的主题了,前面说的主题是口胡的。
魔都异闻录(其二)
于是在魔都待的第四周……离上一篇写作也过了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没有发生很多事情。历史上很多大事都能在短短一周前完成,不过在此之前通常都有准备和征兆,在这里则什么也没有。
你还能在一个凡人身上期待些什么大事呢(一笑
如果有的话,大概是相遇和分离了。
我才来魔都两三天的时候,曾经在推上感慨过『每一天都与之前的不同,真的是很不错的祝愿』。
说出这句祝愿的人在我发感慨的时候,正坐在同桌的一侧举杯畅饮。正好是我刚刚忙完报道工作,傍晚冒雨去收快递,却一无所获,似乎预示着一无所获的未来。后来Z便告诉我说D君回来了。那时正百无聊赖,不知道该期待些什么,琐碎而平淡的未来似乎在我眼前展开,黑洞般将我吞噬。
从中东某国回来的D君,仿佛一阵梦想的飓风,刮过生活平静的表面。D君是位别具一格的人物,本科的时候他多次组织形形色色的友人登山,登到高处,便仰天长啸。大四时候再见,已深沉地爱着哲学原典。一别一年有余,D君已经从异国收获了可贵的工作经验和自由开拓的自信,却依然带着苦修者的意志和梦想家的口吻。坐在他对面的昔日好友,今日死研们,脸上则纷纷带着被时光磨砺了梦想的表情–> (´・ω・`)(´・ω・`)(´・ω・`)(´・ω・`)
说来有趣,那时我刚来几天,却已经对未来满心忧虑。一方面是因为在学校的见闻让我的期待值落了空,一方面是因为我以前几乎不考虑工作和未来,当时却满脑子都是现实的考证实习和修业,并在尽我所能去了解其他人的处境,若是旁人和我一样迷惘忧虑,焦躁的心情心情便平静几分……这么想来还真是病态。
所以D君可以说出现得正是时候。一下子让我又『不现实』了起来,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到这里来的原本的意愿。
回去以后我便如打了鸡血般开始翻阅课表,预备旁听一些自己有兴趣的科目。此地尚有不少大师,虽然没有牛掰到让人感慨说『啊,居然还没作古』的级别(罪过罪过)。本科生的课程死研是不能选的,但是“如果蒙老师同意他可以把你的名字手写加在名单后面,期末可以开具手写的成绩单和老师的手写签名来证明你修过”(摔),选了半天竟然都是偏文科的课程,大概是因为理科课程一上就是好几节,每每被冲掉吧(远目。
“打了鸡血”是个恰如其分的说法。我来这里的这阵子,越来越觉得能沉溺于一种幻觉的幸福心理状态,是一种出众的才能。事实上无法控制的变量和感到无能为力的事情太多,如果不能保持超乎寻常的乐观,大概就会被琐事拖着,变得越来越现实吧。最后就会变成这样->(´・ω・`)。
之前在推上说过,有过很多有趣的相遇。其实各种相遇很平常,只不过对于长期人际交往真空的我来说,弥足珍贵罢了,后来回顾,也不免褪去玫瑰色。
还是说说让我想到“魔都异闻录”这个名字的那个相遇,那是D君神隐后的第二还是第三天,终于盼到了开学典礼。死研的典礼是在本科生之后,于是只看见一群统一着花花绿绿领子的新人从体育馆鱼贯而出。那时我心里正想着『每一天都不同』的说法。不过现实却是,唯一认识的室友先走了,我被丢给隔壁寝室谋面过一次的人照顾,交谈中本科学校被当面贬成渣渣,心理还是略感沉重的。后来也理所当然地落单了。
结果我却被PL的国际生MM捡到了…于是中午很厚颜地蹭了顿饭…韩国的MM,本科是UCB(我当时就想到了众B校大大),至于为什么研究生来这边,大概是因为喜欢中国吧……对方有非常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不认识多少人,令我不禁汗颜,人家是在异国他乡,或者和我在魔都的感觉也差不多。从餐厅里出来,突然下起了一阵把街上吹到一个人的都没有的暴雨,于是跑去便利店买了把伞,然后再撑她去对面的小店买伞。
现在重述起来好像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嗯,不过当时这样异域的相遇还是让我感到很兴奋的,不禁在想大概……每一天都会有特殊的事情发生吧。所以本来是想好好写下一次次的相遇的,但是貌似都是这样不痛不痒的经历呢(笑
只不过看到可爱的||爽朗的MM心里果然还是会感到很高兴,就比如说今天晚上听讲座课坐在了复试认识的女孩身边,实在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啊,和 @manill 的再遇也是这样……(你够
其他的麽……初中同学虽然长残了,不过有比没有好,而且还陪着人家上了我十年前都没有上过自己去绝对不会有兴趣去况且第二周还半价的东方明珠。高中同学本来要来魔都玩儿,结果却未能成行。校园内也有些惊鸿一瞥般的相遇,我依然过着举目无亲的生活。
另外让人困扰的是,因为脑一热主动跑到讲台上讲解一个很边缘的问题,莫名其妙地给一些人留下了印象,被传是数院的,真是对不住贵院ORZ。总之,人脸识别还是困难。
于是乎……果然还是烂尾了,异闻录也名不符实。
心底千头万绪,只能感叹一句,天凉好个秋啊。
瓜姐搬家纪实·伪
灵感来自https://twitter.com/Parrymia/status/249559410127552512
此文和现实中的任何人和事没有联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住在一个让人颇感温暖的街区,离开山口山上的室友那边搬到这里,才是第一个冬天。
这天我继续在践行不戴耳机审里番的梦想,忽然有人敲门,动画里男女主角还没进门,我停掉声音,去开门。门口站着一对相貌温和的老夫妻,手里拿着一对黄瓜。『是新搬来的吗?』原来是邻居。老夫妻自己种的黄瓜,上面还带着湿淋淋的新鲜液体。我谢过了老夫妻,本来是要请他们进屋坐坐的,但是里番重要,我关上门,又转头投入了其中。后来几次在楼道里遇见他们,见面问声好,也不觉尴尬,偶尔不加班回家得早,还会被他们请到家里坐坐,顺便修电脑。
这天坐在他们家里吃面,老爷爷忽然问我,『昨天晚上你女朋友来了吧,她多大了,在哪儿工作?』,我茫然地握着筷子,看着桌对面两人露出的温和笑容。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熟悉的叮的一声,『啊,1024上的〇片下好了』,我心想,这时又传来一声,我忽然心头大震,牵动手一抖,筷子落地,想不到堂堂瓜姐我……闻迅雷竟然失箸。这比我年纪还大的老房子的隔音……我缓缓俯下身捡起筷子,再直起身来,已经是有为青年的面孔。『嗯,她在XXX地方工作呢。』我说,平静地掩盖了响彻楼宇的夜夜笙歌只是审里番的不幸事实。
下次老夫妻来我家,却带来了其他的东西。当归,红枣,阿胶……我吃这些做什么。老夫妻微笑解释,这只是退休的福利。作为回报,我给他们修电脑,修得更勤了。老夫妻经常问到我的女朋友,她是不是工作很忙,为什么早出晚归,家住哪里,你们两个人在大城市一定不容易。到厨房审阅了一番,发现了我淘宝走顺丰买的情侣碗情侣杯,双人份的筷子,可爱的煎锅,还夸奖了我餐餐为媳妇做饭的新世纪好男人的形象。『不过她都不需要穿衣镜什么的吗。』于是我又添置了新家具。
这些天又有同事结婚。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那一天起我带上了耳机,做贼心虚般地享受着只有我一个人听得见这个事实。这样过了半个月,老夫妻来这边的眼神里大概有了同情,再过了不久,忽然问我要不要相亲,我当然是委婉地拒绝了。
这天星期五,项目又遇到了瓶颈。我心烦意乱地点开一个个文件夹,忽然发现,原来是以前精选版的里番,没在意我就继续点开看了,当声音响彻楼宇,我想我好像忘记了些什么,不过管他呢……
第二天中午我出门正好遇到老爷爷,老爷爷问我『你女朋友昨晚回来了啊』,眼里有对下一辈的珍视神情。
于是我说出了感觉是我这辈子最英勇的一句话(虽然大概对于他们来说,有点意味不明)
『不,昨晚上没有人来。我只是在看里番而已。』
#瓜姐搬家纪实·伪
注:思路大幅借鉴了里八神『没有人,浴室的水是我开的』这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082724/
懒得写长了,将就。
魔都异闻录(其一)
开始动笔写的时候,我来魔都还不满一周。后来想想『还不到一周就忍不住想写总结你真是太甜了』,所以就一直按奈住没有写下去。
说是魔都异闻录,不过我觉得我遇到的有些事情不能说是绝世无双,也是相当罕见了,所以还是称为S君异闻录比较妥当吧,当然现在生活已经平静下来,不再起多少波澜了。下面的某一部分已经在其他地方说过,但为了这个标题,还是再说下吧。
我想一般人的到学第一天总是从来到寝室,父母亲友帮忙整理行李,会见新室友,再在学长学姐的帮忙下完成形式上的报道手续开始的。这些步骤的仪式性还要大过现实意义,让人产生些人生迈入新阶段的感慨。
上面这段话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我大学入学经历的写照。当时我对学校已经有了不太好的先入之见,心情不是很畅快,但从校园正门开始的那条宽阔的道路两侧挤挤挨挨的各学院帐篷和帐篷下川流不息的人流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大学生办信用卡的业务还没有被叫停,学校里到处是贩卖信用卡和电话卡来赚外快的学生小贩。那种拥挤和热闹让人忍不住思考新生分流工作的失败,不过更多的思绪,还是得用记忆犹新四个字来表达吧。
后来也作为学长学姐在新生潮来的时候下楼去观摩过。总之,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入学仪式了。总是热热闹闹,挤挤攘攘。
……
怀着羞愧的心情写下下面一行字。
我的到学第一天是从失败开始的。
简直是可以铭记一生的大惨败,『啊啊,百年之后我的棺材上依然刻着这些字』的感慨。总之不管表面如何仿若无事,我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不要问我是什么失败,感激不尽。(虽然对于我乐于描写成笑话般的人生来说这个事件简直是绝妙)
相比起来父上开车错过两次拐弯饶了半小时才进学校简直不算个事。
当天放下大包小包后,在父上母上,ZX等人的陪同下心情略微沉重地逛了校园。当晚我赶回了家里,心里不停地感叹说晚睡误事。
然后坐了第二天早上的动车来魔都,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了,这回只有我一个人,却有刚刚超过一人能轻松负担程度的行李。
所以
按设定来说,我当然是9月3日,在死研新生报到的当天到达魔都的,这天是周一,天气晴好。
在来这里的火车上旁坐坐着一位浙大的教授,听他讲起学生的成功轶事和国企兼并的失败案例,并被敬告说应该早做打算,不知不觉就到了HZ,然后就到了魔都。下动车后搭乘地铁,还被一对正好在我后面一站下车的夫妻询问如何看地铁到站情况,地铁一小时有余,出站的时候,地图显示到学校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进学校之后,还需要再走500米左右。
打不到车,拖着我的行李,步行到了学校,就是我当时的情况。情景虽然称不上凄惨,但也略微让人想笑。
我想在一般的情况下,我是不太喜欢人潮的。进入校园以后,林荫道上稀疏的教师学生平常地走着,一派百年老校的安宁祥和和恬然自得。(为避免被说是黑,此处略去数百字发挥)
……在当时,校园景象的平和极大地震撼了我既有的开学观。
负重拖着箱子,四周是浓密的绿荫和铺天盖地的蝉鸣,脑袋里和巨龟大阿图因一样只想着一件事:“重量”。好在在最后一段路上被隔壁学校的一位同学及其武汉来的朋友帮了把手,我不必挑战魔都没有电梯的七楼。
放完行李还是4点20分左右,那时想着通知书上写着报道时间到5点“一定没有问题”的我,来到了通知的报道地点体育馆,研究生院的接待人员却告诉了我一个不幸的消息。
『贵院的人好像刚走』
“贵校明天还组织报道吗”
『不组织了』
然后亲切地打了个电话『贵院的人请您明天早上去XX楼XXX室』。接下来告诉我『好在你还可以先去拿钥匙』。
拿寝室钥匙的过程倒是很顺利,不过不幸的是,进宿舍楼需要刷的卡我却无法获得。
因为错过了报道时间,预订中『在学长学姐的帮忙下完成形式上的报道手续』这样的打卡任务分散成了好几个定向运动小任务,这则是后话了。
当天晚上,躺在久违的硬板床上,略微有些嫌麻烦的我想着『你躺在这张床上的资格还没被承认呢』。夏夜微寒,我怀着一丝偷渡的心态,进入瑟瑟发抖的梦乡。回想起来,只有在学校道路两旁被无数卖日用品的小贩宰这一点,符合新生入学的既有模式。水果店老板都卖起40元一卷的草席这一场景真是温暖无比。
不过,啊,再怎么说,果然还是没什么开学的感觉。没有父母帮忙整理行李,没有学长学姐接待,没有信用卡小贩的骚扰,没有人山人海。
迷信一点说的话,大概就是因为欠缺了把过往关在背后的这一仪式,我的废萌行为才一直延续下去吧。
之后在完成定向运动任务的时候,也是因为精神不济跑了不少冤枉路。后来一次拿到进宿舍的卡的时候,还出现了走错楼的情况。
回忆:我去学院跑一趟把临时卡领过来终于不用果壳纸屑卡住寝室楼门口了,晚上回去准备大显身手,却连刷三次都进不去。当时有一名陌生同学在侧。我故作幽默地问那位同学『你没带卡吗?我这是刚刚领来的新卡还没用过(笑) 我不会走错楼吧~这里是XX号吗?』对方以瞪外星人的眼光看着我说这里是XY号
虽然是小事,不过当时真的觉得『这是在演楚门的世界吗?我还能再倒霉一点吗,噗。』
忙忙碌碌跑了两天,其间的混乱大抵只能怪我自己,怪不得其他人。
不过我不是很喜欢把大略说过一次的事情再详叙一遍,所以就此搁笔。更别说陈述那一小段的糟糕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Xperia P( Lt22i ) 变砖小记
2、使用电源键重新启动手机。
3、尝试通过拆除并重新插入 SIM 卡来重新启动手机。
4、强制重新启动手机。同时按住电源键 和增大音量键 5 秒。当手机振动一次后,松开两个键。手机将自动重新启动。
5、强制手机关机 同时按住增大音量键和电源键 10 秒。当手机振动三次后,松开两个键。手机自动关机。
给可能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篇文章的你。